,2016年2015年2014年,金融硕士,801经济学综合,802经济学综合,815经济学综合,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光华管理学院,汇丰商学院
第十章金融监管
考点解读
金融监管是金融学理论体系中极为重要的知识点,也是人大专业课常考的考点。需要掌握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,理解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以及金融监管成本,理解金融监管失灵问题。简单了解金融监管体制,了解银行监管的国际合作。掌握并记忆三个版本的《巴塞尔协议》的基本内容和特点,牢记几个关键指标,掌握第二版的三大支柱与第三版的基本内容与重要概念。
这部分内容对应《金融学》第二十八章的内容,考察形式以主观题为主,2010年《巴塞尔协议III》出台,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真题中出现过,需要着重关注这部分内容,并结合中国版《巴塞尔协议III》进行理解记忆。
知识框架
一、金融监管的界说和理论
(―)金融监管及其范围
金融监管指金融监督和金融管理,有狭义和广义之分。
(二)金融监管的基本原则
1. 依法管理原则;
2. 合理、适度竞争原则;
3. 自我约束和外部强制相结合原则;
4. 安全稳定与经济效率相结合原则;
5. 金融监管的内容、方式、手段等要适时调整。
(三)金融监管的理论依据
1. 社会利益论
金融监管的基本出发点是维护社会公众的利益;社会公众利益的高度分散化,决定只能由国家授权的机构来履行这一职责。
2. 金融风险论
金融业是特殊的高风险行业?,金融业有发生支付危机的连锁效应;金融体系的风险直接影响着货币制度和宏观经济的稳定。金融风险的内在特性,决定必须有一个权威机构对金融业实施监管,以确保整个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。
3. 投资者利益保护论
信息不对称的大量存在,导致交易的不公平。这就有必要对信息优势方(主要是金融机构)的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,以为投资者创造公平、公正的投资环境。
4. 管制供求论
将金融监管本身看成是存在供给和需求的特殊商品。是否提供管制以及管制的性质、范围和程度,取决于管制供求双方力量的对比。
5. 公共选择论
强调“管制寻租”的思想,即监管者和被监管者都寻求管制以谋取私利:监管者将管制当作一种“租”,主动地向被监管者提供以获益;被监管者则利用管制来维护自身的既得利益。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发表评论